首页 > 爱游戏app官方网站 > 认证资质

智能座舱虽火用户满意度欠佳

2023-12-12 认证资质

  汽车智能化浪潮来袭,作为实现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,智能座舱成为当下汽车行业炙手可热的领域。产品好坏最终还要靠消费者来评价,智能座舱火爆的背后,消费者体验和评价如何?近日,凯睿赛驰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发布了《2023年智能座舱质量现状及趋势研究》报告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显示,虽然智能座舱产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迭代,普及率、功能性以及芯片等配置日益多样化,但从市场反馈来看,用户满意度不高,企业还需在产品“好用”和人性化上下功夫。

  近些年,智能汽车销量及占比持续增长。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已从2016年的5.2%上升至2022年的59.3%,2025年有望达到83%。众所周知,智能汽车的两大核心分别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。受限于技术、成本、道路条件等因素,智能驾驶落地较为缓慢。相比之下,随着汽车芯片、人机交互、汽车系统等软硬件技术水平快速迭代,汽车座舱开始全方面进入智能化阶段,花了钱的人汽车的价值理解逐渐从出行工具向“第三生活空间”转变,智能座舱也成为各大厂商角逐的焦点。

  就目前来看,智能座舱主要是通过语音交互、机器视觉、触觉监控等多模态交互方案实现车内感知,成为集社交、娱乐、家庭、工作为一体的“智能移动空间”。研究之后发现,近两年,在头部新能源车企引领下,智能座舱产品加快速度进行发展、迭代,基础功能及设计逐渐向主流靠拢。例如,芯片算力不断的提高,系统持续优化,流畅度提高;屏幕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,副驾驶和后排娱乐屏在中高端车型逐渐普及,提升乘员娱乐性;车载App与系统UI深度适配、定制化,增强视觉效果;语音形象拟人化、交流情感化增强,提升交互好感度;手机无线充电数量增多,功率增大,前排双无线充电成为主流,提升充电便利性及效率等。

  从发展现状看,相比于一直流行的连屏、旋转屏等设计理念,近两年部分车型在屏幕使用方式上仍在进行创新,一方面提升科技感吸引消费的人眼球,另一方面增加用户人机交互舒适性及情感互通。以新势力品牌为代表,影音娱乐功能逐渐向4D/5D沉浸式体验发展,影音与座椅、空调、香氛、氛围灯等功能联动,打造全方位立体影音体验。与此同时,随着时下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慢慢的升高,各类监测传感器及生物识别技术慢慢的提升,乘员健康成为智能座舱的一个新主题,心率及呼吸频率监测、舱内紫外线杀菌等功能陆续上线。中高端车型还陆续推出自定义座舱,用户都能够定义对自己最合适需求的快捷情景模式,增强个性化体验及用车便利性。此外,智能座舱硬件拓展的数量和种类愈发丰富,多模态融合交互能提供更精准的交互控制。

  至于智能座舱的其他功能,在影音娱乐方面,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娱乐资源少,且各车企在座舱娱乐资源数量上差异较大,用户很容易作对比,从而引起抱怨。另外,虽然封闭式娱乐系统各软件适配性较好,但如果软件数量不足以满足用户需求,也会招致不满。

  语音交互方面,问题多集中在影响正常使用的感知类问题上,例如语音识别率低、语音误唤醒、语音识别速度慢等。因此,车企需把语音交互问题解决重心放在基础功能上。从目前的发展看,头部企业与后进者的差距正在拉大。

  USB/蓝牙连接方面,与2022年相比,2023年USB/蓝牙无法连接问题频发,USB/蓝牙播放时卡顿、USB数量太少等问题也被消费者所提及。

  泊车雷达方面,主体问题包括泊车雷达反应慢、泊车雷达故障/无法工作、泊车雷达误报等。泊车影像主要是在清晰度、流畅度、反应速度等方面问题较多,用户对泊车影像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“能用”转为现在的“好用”。

  整体来看,目前企业在探索汽车智能化解决方案时,缺乏市场检验和消费的人研究,在技术选择、功能设计、根除痛点、体验优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,难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智能座舱优质体验的要求和期待,因而造成大量投诉。因此,应积极解决基础功能体验不佳的问题,如车机系统死机、卡顿,语音交互识别率低、误唤醒等。

  此外,研究之后发现,用户对智能座舱产品的需求除功能外,社交、个性化、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是公司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发力点。可以说,在进行智能化设计和研发时,“懂消费者”比“炫酷”更重要。为此,《报告》建议,未来智能座舱应由技术导向转为需求导向,技术选择和设计目标应聚焦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,通过相应的技术方法创造极致使用者真实的体验,从而提升用户满意度。

  虽然智能座舱功能多样化,但用户关注度和满意度没有同步上升。《报告》显示,在调研中发现,用户对智能座舱的售前关注度仅位列所有性能的倒数第三;而在使用满意度中,位列所有37项性能的倒数第五。使用体验不佳,使得用户对于智能座舱的满意度较低。

  为了解用户究竟对于智能座舱的哪些功能不满意,前述调研将智能座舱体系划分为7个二级评价维度,分别是:软/硬件系统、导航系统、影音娱乐、语音交互、USB/蓝牙连接、泊车雷达、泊车影像。具体来看,2023年,智能座舱各维度的市场质量表现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其中,软/硬件系统的质量表现最差,且较去年下滑最多;其次是导航系统。

  作为智能座舱的基础性能,软/硬件系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频次高,会直接影响智能座舱所有功能的使用体验。2023年智能座舱排名前十的问题中,有5项都和软/硬件系统相关,分别是车机系统死机、车机系统卡顿、车机系统信号差、系统开机时间长、屏幕发烫,且排名前四的问题均来自软/硬件系统。应该说,车机死机黑屏、卡顿问题高发,不仅困扰着用户,也令车企颇为头疼。高端芯片也无法直接解决车机卡顿和死机问题,目前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以及其他高端芯片的车型,依然会出现相关问题。

  除了车机系统外,导航系统也备受诟病。毕竟,用户对于常用功能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抱怨度会更高。导航系统作为用户最常用的座舱功能之一,2023年市场质量表现不及去年,包括导航卡顿、定位不准、导航路线规划不合理、无法更新地图、导航功能没办法使用等问题数都高于去年。与车机系统不同,智能座舱自带的导航系统如果不好用,用户会主动使用电子设备互联功能,并且对智能座舱导航系统不会有过多抱怨。但此时如果智能座舱不支持手机互联,用户则会产生抱怨及投诉。

上一篇:天成自控子公司被吉利轿车选定为C5出口项目座椅体系供货商

下一篇:广汽集团:2021年中报净利43528070万元 同比增长8583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