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游戏app官方
首页 > 爱游戏app官方 > 座椅系统

从专利看趋势:2025智能座舱三大方向

2025-08-07 座椅系统

  本报告从专利的角度,探究智能座舱发展前沿趋势。研究范围涵盖新型座舱显示、座舱交互、舱内监控、信息娱乐、数字钥匙、智能座椅、智能音响、全景天幕8类产品。

  本报告通过对不同细致划分领域进行关键字检索、清洗、查重,获得相对有效的智能座舱专利数据集,并进行交叉分析,以获得现阶段智能座舱领域的专利特征,包括专利数量、专利分布、专利热门技术地图、主机厂及供应商专利数量排名、特色专利跟踪、各细分市场发展的新趋势等内容。

  截至2025年5月31日,中国智能座舱专利数量总计53673条,其中2015年以来的专利总量合计达到44267条,2021年以来每年新增公布的专利数量保持在5000条左右。

  从专利类型来看,智能座舱专利大多分布在在座舱交互和信息娱乐两大类,除此之外智能座椅、数字钥匙、座舱显示也是各家供应链企业重点研究的领域。

  从申请人类型来看,供应商是智能座舱专利的最大主体,专利数量占比高达57.1%;主机厂次之,占比17.0%;大学/研究机构占比13.0%。

  1.1 供应商中,专利数量较多的有百度、博泰、惠州博越、德赛西威、阿波罗、好帮手等

  百度、博泰等综合性座舱供应商,将信息娱乐和座舱交互作为业务重点,其中信息娱乐专利数量普遍大于50件,座舱交互专利数量普遍超过20件。

  一汽、长安、东风在座舱显示上申请更多专利,通过AR HUD、3D显示、全息影像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座舱体验。

  吉利、奇瑞、一汽、东风等在智能座椅上投入更多研发,以提升乘坐舒适性,专利数量普遍超过50件。

  数字钥匙作为一项便捷性功能,长安、奇瑞、吉利、奔腾等多家主机厂争相布局。

  智能座舱作为用户对车辆感知的核心载体,其未来发展将更看重技术融合、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与ECO构建。

  技术融合:智能座舱与无人驾驶、车联网、AI等技术深层次地融合,逐渐打破算力隔阂(如舱驾一体)、时空隔阂(如车联网、卫星通信、V2X)、功能隔阂(如场景联动),实现功能协同,构建座舱服务的全场景覆盖。

  AI的发展使智驾和智舱分别取得了丰硕成果,但目前隔离式的设计无法对不同传感器进行一体化整合,跨域融合之路还很长。现阶段,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融合,主要停留在智驾场景一定要通过座舱进行显示,或驾乘指令通过座舱进行传达的简单的域信息交互上。百度、长安等基于业务需要,向智舱和智驾的融合中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
  2025年7月,百度公开一项专利:基于无人驾驶的乘客状态的确定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介质。

  专利特点:该方法应用于无人驾驶车辆,根据智能座舱传感器获得的多维度环境监视测定信息(车门、座椅、视觉)确定乘客是否已下车,来提升对乘客下车的判断精度。

  2025年1月,长安汽车公布一项专利:智能驾驶数据传输方法、装置、智能座舱系统和车辆

  专利特点:基于外部以太网接口接收智能驾驶数据,基于内部以太网接口接收智能座舱各功能应用的需求信息,最终实现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座舱系统内部数据分发,支持导航、娱乐、驾驶辅助等功能的实时数据交互。

  智能座舱正从“功能堆砌”向“认知中枢”跃迁,AI技术的深层次地融合正在重构人车交互模式。而随着AI大模型的应用,座舱交互的智能化、主动化、情感化体验逐渐增强,智能座舱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趋向于功能精简、操控简单。

  2025年7月,小鹏汽车公开一项专利: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请求处理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介质

  2025年7月,锦图计算公开一项专利:基于AI大模型的车载智能座舱终端及系统

  技术特点:其核心是通过 AI 大模型实时分析多维度传感数据,危险状态并触发分级应急措施,提升车辆安全性能。

  机械类数据:电池内压、车身形变量(毫米级)、碰撞加速度(三轴 G 值);

  数据以 100ms 为周期通过 CAN/LIN 总线采集,经滤波、归一化处理后,与前 5 秒数据拼接形成时序序列,为模型预测提供历史上下文。

  场景化是智能座舱核心发展趋势之一,其本质是通过软硬件协同,将车辆转化为能主动感知、理解并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的第三生活空间。

  2025年5月,华阳公开一项专利:一种基于状态机的汽车智能座舱操控方法及系统

  技术特点:按照每个用户功能需求,将座舱场景划分为 7 类(车辆休眠、常规用车、远控、OTA 升级、哨兵模式、充电 / 放电、生命探测),并对应定义 5 种目标工作模式,每种模式明确电源状态、网络状态及功能系统状态,实现座舱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灵活、高效、低功耗运行。

  2025年2月,赛力斯公开一项专利:场景分类模型训练方法、装置、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

  2025年6月,蔚来汽车公开一项专利:基于车辆座舱的多媒体内容互动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存储介质

  技术特点:针对影音媒体、互动游戏、音乐播放场景,通过接口封装平台系统连接多媒体内容与车载硬件,构建 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” 的实时互动流程。例如,播放电影时系统自动调暗灯光、调整座椅角度,并通过空调释放对应场景的香氛(如海洋场景释放清新香氛)。

  悬架系统:模拟视频/游戏中的运动特效(如震动、倾斜),参数包括响应强度、频率等。

  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
上一篇: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研究报告(简版)

下一篇:定了!75万枚!中国龙币行将预定进口请收好